來源: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齊慶華報道
就下半年經濟工作的著力點,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行了部署。
會議明確,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其中,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的表述引起市場關注。
專欄作家王漢鋒撰文指出,抑制資產泡沫可能重點指的是局部樓市價格的明顯上漲,預計下半年不排除出臺地方針對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而降低宏觀稅負可能是要降低企業和居民稅收負擔,重點可能是進一步降低社保等方面的負擔。
“從去年開始,市場、金融、資產泡沫這些風險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央文件中,表明中央正在加速適應新的金融和經濟體系,結合這幾天證監會副主席關于監管的講話,可以斷定未來金融監管將越來越強。”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負責人朱振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
對應地,在措施方面,會議提出,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相機、靈活調控。
此前,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指出,本輪經濟下行本質上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給結構失衡兩大問題的疊加,貨幣政策有效而有限,應更重視財政貨幣政策的協調。
在他看來,應該一方面通過開放壟斷行業、放松服務業管制等改革,增加企業投資領域,增強企業投資意愿;另一方面要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僅要降低利率,還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降稅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生產積極性,擴大社會需求。“比較而言,由于企業稅費負擔高于利息負擔,降稅效果好于降息。”盛松成指出。
因此,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也被認為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頭戲”。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打出一套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組合拳”,其中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包括“營改增”為代表的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等措施不斷推出。
本次會議上,再一次強調要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措施,也首次提出降低宏觀稅負。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表示,之前中央更多地提結構性減稅或減稅降費,而這次則提出降低宏觀稅負,意味著要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未來政府占國民收入分配比重可能會下降,企業和居民個人的收入比重會上升。
“總的來看,不論是去年的組合拳還是這次會議提到的降低宏觀稅負,都是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相關的舉措。”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減稅降費側重于行政方面,如,減少對企業的收費項目和額度等。而降低宏觀稅負則是從稅制體系角度入手。
“短期來看,降低宏觀稅負能夠降低企業稅負和成本,但長遠來看,這也是我國稅制逐漸改革和優化的過程。”劉學智提醒道,下半年營改增在此前的基礎上會全面推進,相關的財稅體制改革下半年也會逐步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