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從價計征在提取 稅收方面 強于從量計征
安志勇
7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開了資源稅改革。從價計征是此次資源稅制改革的兩大核心任務之一。具體而言,就是在對原油、天然氣、煤炭、稀土、鎢、鉬6個品目的資源稅實施從價計征改革的基礎上,再對絕大部分礦產品實行從價計征。
人們不禁會問:從價計征與從量計征這兩種稅務工具之間的區別究竟是什么?
首先,從價計征與從量計征的比較一直與稅收政策的設計緊密相關。比如,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兩種稅務工具之間的平衡一直是歐盟統一其成員國的煙草稅時面臨的有爭議的問題。再比如,英國政府在1996年推出了垃圾填埋稅。在設計垃圾填埋稅時,碰到的一個關鍵問題即是:垃圾填埋稅究竟該采用從價計征還是從量計征?最初的建議是采用從價計征,而最終決定采用從量計征。另外,許多經濟轉型國家在對其以前的流轉稅制度進行大規模改革時,也同樣面臨著選擇從價計征還是從量計征的問題。
其次,從價計征與從量計征的比較也是財稅領域研究的最古老問題之一。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至少可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傳統的研究結論主要有兩個:第一,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這兩種稅務工具所產生的影響是完全等同的;第二,在不完全競爭(比如壟斷)的市場環境下,從價計征在經濟福利上要優于從量計征。其理由是: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如果征收相同的稅收收入,從價計征所造成的經濟效率損失要低于從量計征所造成的損失。
筆者最近的一篇學術研究論文從一個新的、也許可以叫作“對偶”的角度研究了從價計征與從量計征的比較問題。筆者的研究發現,在不完全競爭(比如壟斷)的市場環境下,從價計征的稅率與從量計征的稅率之間存在一個一一映射的關系。在每一對相互映射的從價計征的稅率與從量計征的稅率作用下,企業的最后產出是相等的,消費者所面對的商品價格也是相等的。唯一的區別在于從價計征相較于從量計征會給政府帶來更高的稅收收入,但這相對較高的稅收收入又同時被企業相對較低的稅后利潤正好抵消掉。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從價計征與從量計征這兩種稅務工具之間的真正區別在于,其提取稅收收入的能力不同;前者在提取稅收收入方面的能力要強于后者。
筆者的研究也發現,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從價計征的稅率與從量計征的稅率之間也存在一個一一映射的關系。在每一對相互映射的從價計征的稅率與從量計征的稅率作用下,不僅企業的最后產出以及消費者所面對的商品價格是相等的,而且政府的稅收收入也是相等的。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從價計征與從量計征這兩種稅務工具是完全等同的。這一研究結論與傳統的結論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