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證券日報
G20峰會即將召開,中國將代表發展中國家發聲,與更多國家實現稅收良性互動、合作共贏,促進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記者獲悉,目前,國家稅務總局與經合組織(OECD)等25個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11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雙邊稅收合作機制。
目前我國已與105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和10個信息交換協定,數量規模僅次于英國和法國,排名世界第三。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三年來,“我們不斷擴大稅收協定網絡,為我國對外投資和‘走出去’企業提供國際稅收法律保護。”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廖體忠說,僅2015年新簽署的稅收協定、議定書和諒解備忘錄,就減輕了中國金融機構境外利息相關稅收負擔約96億元人民幣;與印度尼西亞、塔吉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國家相互協商,為中國企業減輕稅收負擔約2.7億元人民幣。
據國稅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利用G20委托OECD對國際稅收規則進行重塑的時機,主動提出“修改數字經濟稅收規則”“利潤在經濟活動發生地和價值創造地征稅”等1000多項立場聲明和意見建議,將廣大“一帶一路”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理念融入新的國際稅收規則中,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跨國公司利潤分配中爭取更大份額,較好地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利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稅務系統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稅收關系為己任,全力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推進國際稅務合作,特別是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稅收合作中積極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戰略研究處副處長盛思鑫認為,過去中國在發達國家牽頭制定的國際稅收規則方面“說不上話”。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稅收規則新一輪重塑的重大機遇,我國積極主動走向國際舞臺,逐步成為了規則的制定者,“不再輸在起跑線上”。
目前,中國稅務部門在幫助提升發展中國家稅收能力方面共實施了12個合作項目。2015年12月,OECD在中國揚州設立了多邊稅務中心,旨在為發展中國家稅務官員提供稅收業務培訓,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中國在積極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中,不斷創新理念,推介“中國方案”。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表示,當前,全球經濟仍面臨巨大下行壓力,中國稅收改革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服務于全方位開放格局,承擔起穩健、成熟的大國經濟責任,有助于進一步表明中國態度,拓寬中國思路,拿出中國方案,將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中國稅務力量。(記者 包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