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上6點50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三聯化工集團總會計師陳國林正在家里,像往常一樣,他打開電視機,一邊吃飯一邊聽著呼和浩特市晚間新聞。突然,一條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呼和浩特市國稅局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市納稅人發布服務承諾書。陳國林20多歲從部隊轉業后,就來到企業干起了財務,跟稅務局打了將近20年的交道,其中的苦辣酸甜他深有體會。這時他只有一種感覺:稅務機關在為納稅人做實事。
發布會上的承諾新聞發布會上,呼和浩特市國稅局副局長胡文祥鄭重宣布:“納稅人到呼和浩特市國稅系統辦理涉稅事宜,第一個稅務經辦人員在資料齊備的情況下,必須在限定的時限內辦理完畢;國稅機關要通過各種媒體及時公告稅收政策、法規,同時稅務人員必須定期對所轄納稅人進行納稅輔導,每戶一年不少于四次;納稅人購領普通發票,國稅部門必須做到按需核定,保證供應;國稅部門要定期公布個體工商業戶納稅定額核定和定額變動情況;稅務稽查人員對納稅人實施日常稅務檢查,一年內不超過一次;納稅人對稅務人員的工作不滿意,有權提出更換稅務人員的意見,稅務部門及時向納稅人作出答復。”
在承諾的背后從今年4月開始,呼和浩特市國稅局便著手對服務承諾的內容進行醞釀。教育科的干部組成起草小組,幾次下到基層局,深入到普通干部中間征求意見。
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各地區的情況不同,地理條件、交通條件、信息化程度都有很大差別,比如清水河縣地域偏僻,距呼市100公里,有的地方還沒有電。因此,他們在全系統上下反復討論修改、廣泛征求納稅人意見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各種情況。同時,為了便于記憶和一目了然,該局將原來起草的將近2000字、十幾條的服務承諾,改成8條,最后定稿為6條,字數也壓成不到300字。
呼和浩特市國稅局辦公室副主任趙峰說:“服務承諾是我們結合實際情況,在與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沖突的情況下,盡力為納稅人提供的最優服務。如稅法上規定開業稅務登記在30日內辦理完畢,我們就規定15個工作日辦結。服務承諾的第六條是稅務干部自加壓力的一條,是對稅務干部的制約,是保證執法公平、防止稅務干部濫用職權的有效措施。”
納稅人的反響前文中提到的陳國林所在的三聯化工集團,是內蒙古重點扶持企業,以前就是因為有些稅收政策不能及時了解,執行中有偏差,給企業造成過損失。陳國林說:“我們集團以前運煤都是找個體運輸戶,后來我們才知道他們在地稅代開的發票我們不能抵扣。吃一塹,長一智。后來我們才開始找專門的運輸公司,類似這樣的政策我們無從知道,所以我們非常歡迎服務承諾中的第二條,有了稅務機關的納稅輔導,企業可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呼和浩特市制酒廠財務科科長周變香說,服務承諾確實是站在納稅人的角度,替納稅人著想的。承諾中的第一條就解決了稅務人員職責不清、互相推委的問題,節省了納稅人的辦稅時間,提高了辦稅效率。說到用票,周變香更是贊同稅務局的新做法。她說:“我們廠普通發票使用量大,一個月要四五十本,但過去規定一次最多領取三本,我們至少一個星期就得去一趟稅務局,不得已財務科專門設了一個人跑稅務局。現在我們可以一次把一個季度的發票買回來,每個月只去一次稅務局申報納稅就行了,可以騰出許多精力做別的事兒。”
呼和浩特市國稅局副局長胡文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服務承諾公布后,希望廣大納稅人在充分了解優質服務的同時,給我們提出好的建議,并隨時對我們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