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變觀念要引入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把納稅人的滿意度,作為衡量納稅服務工作的標準,增強服務意識。具體說,要實現三個角色的轉變:第一,實現納稅主體從監管對象向客戶轉變,把納稅人視為顧客,運用企業成功的商業化技術手段和經驗,為納稅人提供高品質的納稅服務。首先,借鑒企業面向客戶需求的組織架構,運用市場細分的方法,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可以把納稅人劃分為工薪階層、投資收入者、獨立勞動者、小型企業、大中型企業、免稅者等不同的顧客群,根據納稅人的納稅能力和要求,提供各種專項納稅服務。其次,建立納稅人洞察體系,使稅收服務在普遍化的基礎上兼顧個性化,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可以借鑒英國的做法,在條件成熟時,首先為大型企業和重點納稅人建立門戶網站,向他們提供多種多樣的個性化的納稅服務。
第二,實現征稅主體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轉變,使稅務管理從規制導向,向服務導向轉變,使稅務人員真正樹立為納稅人服務的觀念,實現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變。
第三,實現課稅權主體(政府),由游戲規則制定者和參與者,向游戲規則制定者和維護者轉變,并根據社會公眾的要求,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為納稅人依法納稅創造條件。
二、完善制度第一,加快納稅服務法制化建設。應該參照國際慣例,在充分醞釀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納稅人的權利法制化、規范化,建立健全納稅服務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納稅服務法律級次,使納稅服務真正從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疇,變為稅務機關應盡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行為,實現納稅服務的制度化。
第二,建立納稅服務責任制。明確各項業務的崗責體系,科學落實崗位責任制,結合崗責體系的重組,明確征收管理服務工作崗位職責,對納稅服務質量實行考核。
三、健全體系納稅服務體系的搭建,必須以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為保障。
集約化體現在利用一網、一站、一窗、一線等多種形式,有效滿足納稅人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扁平化是指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打破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結構,打破部門界限,穿透行政級次,為納稅服務提供高效有序的組織保證。
專業化是在稅務部門形成職責明晰的流水線式業務流程,為納稅服務前臺提供業務支撐。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拓展納稅服務的范圍。將納稅服務拓展到稅收征管的各個方面,貫穿于稅收全過程,使納稅服務成為稅收征管系統的組成部分;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按照企業化運作方式,設立客戶服務部門,研究客戶的需求,不斷調整服務的方式,提高服務質量;針對納稅人的特殊要求和問題,精心制定和實施特殊納稅人群體服務方案。
二是充分利用各種稅收宣傳與服務媒介。與廣播電視臺合作,制作納稅公益廣告,介紹有關稅收知識的固定電視節目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系統,及時、準確、全面地將稅收政策向納稅人解釋透徹,使企業與稅務機關的信息交流始終暢通,減少和防止企業由于對政策了解不全面、不及時而出現的問題,真正維護納稅人的權利;為納稅人提供多種簡便、快捷的納稅申報方式和便利的納稅場所。
三是在全國范圍統一規范服務方式和服務標準,實現納稅服務從行政服務向社會化服務的轉變。在科學合理界定稅務機關職能的基礎上,通過法律和經濟的手段,充分利用中介組織和社會團體,減少受理環節,縮短辦稅時間,為納稅人提供大量社會化的納稅服務,降低征稅成本。
四是建立稅務法規、信息公開制度和政務公開制度。建立稅收法規信息庫,公開稅收法律、法規、政策,公開辦稅制度、管理流程、服務標準,接受廣大納稅人和全社會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