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稅負分析
宏觀上看,稅收收入年年高幅遞增。
94年以來,我國采取減稅制。
當前,偷逃稅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三個現象:
1)國家優惠政策不斷出臺
2)偷逃稅收現象嚴重
3)稅收總額不斷上升。
微觀上看:
一個企業到底要交多少稅:(以工業企業為例)
1 流轉稅及附加 (增值稅17%-23%生產型的17相當于消費型的23實際相當于6%銷-進、城建附加、營業稅——占銷售收入。6。6%
2 中間環節稅收(印花稅,契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個人所得稅)——占銷售收入的1%-2%
3 公司所得稅 33%-47。5%,計稅金額是納稅所得額,內資企業匯算清繳是會計利潤的144%。若利潤率為20%,企業稅負為銷售收入的9。5%
1+2+3=17。6%
企業上繳稅款占公司盈利的比率=88%
應稅消費品:17。6%+消費稅 71%/45%/
開采礦產品:17。6%+資源稅
房產開發:16。5%+土地增值稅
C+V+M
不變+可變+新創造的利潤,稅收只能來源于M
思考:虧損的公司,其上繳稅款來自于哪里?
留存收益、實收資本
股東的權益——所有者權益52。5%
分配時又要交稅:
1)股息所得20%
2)壞帳準備要提足,追討應收帳款的費用-潛在的費用超過準備金的部分
3)潛在的稅收風險——罰款、滯納金
二、納稅風險分析
小企業要生存、發展,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要做大、做強,面對如此沉重的稅負,許許多多的企業偷逃稅款。
風險之一:幾乎100%的企業偷稅。
什么叫偷稅?征管法第63條。
處理 1、追繳稅款
2、加收滯納金(分段計算,01年5月1日之前為按日千分之二,相當于年利率72%,之后為萬分之五,相當于18%)
3、并處(必須要處罰)罰款——0。5-5倍
4、曝光——商譽
5、偷稅罪:刑法201條,所偷稅款占應納稅額10%,并所偷稅款達1萬元;或在連續的兩年內,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又偷稅的,構成偷稅罪。
情節輕微:3年以下徒刑,1-5倍罰金
嚴重:3年以上,7年以下,1-5倍罰金(30%,10萬)
對單位犯偷稅罪的對單位處以罰金,并對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按照自然人犯偷稅罪論處。
思考:為什么愿意冒這么大的風險偷逃稅款?
1、主觀——僥幸心理
A 查不出來 (投入產出比)
B 有關系
2、客觀——業務素質
稅法每年條款3000+
風險之二:100%企業多交稅
五種原因導致多交稅:
1)沒有實施稅務籌劃(例:興達 項目年產2萬噸,稅收優惠40%;自行組裝無優惠;方法——成立設備制造廠)
2)稅收優惠沒用足
3)會計差錯多納稅 (例:茅臺酒 副贈 視同銷售 ——應該是成本)
4)放棄權益多交稅 (例:開辦費 ——遞延所得稅調整 /暫時性差異)
5)稅收滯納金、罰款
三、如何降低稅負、防范風險?
開源:提高產品競爭力、市場占有率
節流:稅收
1)精通稅法——提高稅收政策的分析能力
2)自查自糾——提高納稅自查與帳務調整的能力
3)稅務籌劃——提高納稅方案的設計能力
做到需同時具備三條件
1)財務人員、辦稅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要成立稅務部。
2)聘請稅務顧問。
3)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
A 服從管理
B 尊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