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風險防范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完善各種制度,制度管人比人管人顯得更長久一點,將來大家去做企業,如果你們企業離開你一天能夠正常運轉,說明你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很好。大家知道萬科的王石給大家的印象好象是沒事兒干,一會兒爬珠峰,一會兒跑到南極。實際他作為董事長主要是把握公司發展的戰略方向,落實戰略的具體措施主要是由各部門經理和總經理去落實,萬科的管理制度搞的還是不錯的。怎么樣制定制度?怎么樣保證這些制度可以執行?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一個課題。稅務管理道理也是一樣,不過它更具體一點兒而已。
要想把企業各種稅務風險防范好,要落實到具體崗位,落實到具體人,要有沉穩的制度,要有獎懲措施,這些都是在制度里面需要的。我們講了,假如說我們希望一個企業在零風險的稅務環境里面正常運行,首先要考驗設立稅務部、稅務經理崗位,把稅務經理崗位的具體職責確定下來,上午講了要做四件事情,下午再講稅務經理要做的另外四件事情。
5、提供企業納稅分析報告。
這對企業過去納稅的經驗和教訓要及時的進行總結,并且能夠發現企業在運行當中哪些環節容易出現稅收問題,這一點是必須要通過事后的總結才能發現。我們現在的企業情況是,交了這么多稅,沒有一個人去總結,沒有一個人去找出其中的問題,有一個問題如果犯的話會老犯經常犯,如果說多交稅這個問題今年發現了,今年發現才知道,如果沒有發現多少年都交這樣的稅,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我們就需要有一個人對整個企業涉及到的稅務狀況進行總結、分析,特別是企業重大的經營決策,里面會隱藏著什么樣的稅務風險,有沒有節稅空間,這些都需要有人做,沒有人是做不到的。
6、幫助企業設計稅務規劃具體方案。
這個要稅務經理主導完成,設計方案要有一定的能力,為什么呢?因為設計稅務規劃方案,要求設計者本身的知識結構要相當合理,有的人經常講,設計稅務規劃方案不國稅法掌握的熟悉就行了嗎?稅法熟悉的人多了,但是讓他設計一個稅務規劃方案出來相當困難。
說明設計稅務規劃方案的人的知識要相當的全面,從我們幫助企業做規劃的經歷來看,首先你要懂得稅法,而且不僅僅懂得中國國內稅法,還得了解國際上一些投資國的國家稅法。第二,還要掌握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第三,還應該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方式方法,包括具體內容,產品的供銷渠道,產品的功能特點,公司的組織架構都應該了解。第四,還應當掌握除稅法以外的其他經濟法律知識。這才能夠具備設計稅務規劃的知識的要求,能不能設計好稅務規劃還要取決于你的經歷和經驗。只有經過訓練或者是參與國稅務規劃現在研究方面的專業人士才具備這樣的能力。大家不要小看稅務規劃,等一會兒我們要研究稅務規劃,它對企業的重要絕不亞于稅務風險防范。
舉個例子,我碰到一個河北的老板,跟他家里的兄弟辦了一個公司,這個公司貸款修建了一條收費公路,來往車輛過一次收10塊錢,很快這個公司就賺了很多錢,他又投資修了一座大橋,這個大橋國家批準他收費35年,現在問題是他又發現一個更好的投資項目,可是手頭沒錢了,他要把這個修大橋公司賣掉,他投了一個億,銀行貸款兩個億,這個大橋花了兩個億,有一家公司愿意把造大橋這價項目公司收購下來,給他七個億。當然,這個老板要拿這七個億做別的項目,這個項目也看好,正在報發改委批準。現在他問我的問題是,我拿到七個億減去本錢是兩個億賺五個億,法人投資、股權轉讓差價所得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將來分紅給個人,再按具體的分紅數額加增20%的個人所得稅,他面臨著兩道所得稅。我們來算一下,五個億交25%的企業所得稅就是1.25億,他還剩下3.75億,20%再交7500萬,正好要交2個億,他還剩下3個億。對他這么一個項目來講,他要拿走連本帶利,他真正拿走6個億,他要把這6個億做別的項目,他希望最好國家能免稅則免稅,不能免能不能緩。再一個也不希望收購他的公司把錢打到他原來注冊的公司,為什么呢?因為他原來注冊的公司曾經被審計署查過,理由是他利用職權貸款搞了一個公司涉嫌違紀,后來查了沒問題。
A和B投資了一個C公司,后來注冊了一家D公司,D公司注冊資本1億,銀行貸款1億,資產是一座大橋2億?,F在E公司準備收購D公司,愿意出7個億。C公司就把D公司的股權轉讓給E公司,有5億的差價要交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2億,他得了3億。他現在的想法是能不能不交,或者緩交,因為他要拿著這5個億去做另外一個項目,如果現在交了就會有資金缺口,從而增加資金的壓力。針對這種企業的經營活動,稅務經理扮演什么角色呢?沒有稅務經理的要聘請稅務顧問,沒有稅務顧問的你至少要有一個稅務專員在老板的身邊,你做的不是小買賣,你做的是一個公司的轉讓的大宗生意。稅務規劃跟我們前面講的稅務風險不同在哪里?稅務風險是防止稅務局查出來補稅,稅務規劃是提前安排,充分利用稅務法的規定來規避稅收風險,作用點目標已經完全發生了轉移。同時,他也不愿意把錢打到C公司,因為C公司被查過。他就這兩個要求。
A和B,我認識A,A是B的哥哥,這個人就是公務員背景,他原來是交通廳的一個副處長,原來一直就認識他,他的發家史我很清楚。有的人掙錢特別累,一天背麻袋就掙百十塊錢,有的人掙錢特容易,他掙錢就特容易,坐在辦公室看報紙、喝茶就能喝出1000萬。為什么?他看中東快打仗了,他就在北京貸了款租人家一個油庫,趕緊進口石油,他就打打電話,租一個油庫,跟石油公司買點兒油,這時候油價就是市場價,無非就是租金壓力和貸款還本付息的壓力,后來海灣戰爭開始了,石油價格漲了,就把石油又賣了,然后把銀行貸款本息付掉了,掙的錢幾個同學一分,分了1000萬,這時候他的身份是公務員。然后他就瞄準了后面這個項目,比如說收費公路,他是利用了公務員的身份。后來搞了一座收費大橋,現在賣的就是這座收費大橋,有的人掙錢很容易,我就講的是這個人。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后來還碰到我了,他運氣特別好,我又幫他避掉所得稅。大家看我怎么幫他避的?一般人是絕對想不到的。
這時候應該要求E公司拿出7億注冊F公司,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人是河北人,不要到河北注冊,就到北京注冊。注冊一個投資公司,投資公司可以拿錢去炒股,可以買公司,投資公司是一種資金平臺,7億注冊下來以后,E公司百分之百控股F公司,C公司百分之控制D公司,接下來C公司拿百分之控制D公司的股權,E公司拿百分之控制F的股權,股權置換。沒有一分錢現金,這種置換的結果是C百分之百控制了F,E百分之百控制了D公司。在這個時候C將不再控制D公司,E公司也將不再控制F公司,而變成兩兄弟控制F公司,E公司控制D公司。這樣兩兄弟可以把7個億再注冊一個G公司,可以做其他項目了。為什么這么做?我們國家有一個規定,在股權轉讓活動中,收購方向轉讓放用股權支付方式,雙方都不增收企業所得稅,股權支付享有稅收優惠政策。本來E公司用現金支付的方式給C公司7個億,然后C公司從D公司里面退出。但是從稅務規劃的角度來看,就想辦法E公司不是用現金支付的方式,而是用股份支付的方式,就拿錢注冊一個公司就OK了。當然在企業具體運作過程當中,拿錢注冊是一種方式,還可以通過這種理論和優惠政策還衍生出另外幾種方法。比如說E公司可以考慮分立,分出E公司和F公司,然后把F公司給C公司,這是在同樣的股權支付的所得稅優惠政策下衍生出的方法。還可以E公司直接拿一筆錢投資到C公司,占C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然后再用他占的股份跟D公司互換,不過在這個案例當中沒有采用這個方法的原因是不愿意把7個億打到他公司帳上來,考慮了這個企業的具體要求,我們適當的給方案做了一些修改以適應客戶的要求。我的很多朋友的房子都是在我的介紹下把房子租出去了,租給這些老板,也給了很好的租金,這個租金肯定是因為我的存在把租金價格提高了。你想想一套房子一百平米能夠注冊公司的,我們都給了相當高的租金了。比如人家要租一個民宅3000多塊錢一個月,我們給6000,要求注冊公司用,我們貼一個牌子就可以了,工商檢查的時候就說是我們公司。將來也可以把F公司兼并、注銷,方式很多,就完成它的歷史使命。稅務目前的要求是,用這種股權置換的方式,一般要求在12個月以后,要等12個月以后再進行股權轉讓是可以的。在企業經營過程當中,給企業老板提供這樣具體的意見,幫助他落實這次股權轉讓,我們就把它叫做稅務規劃。
清華大學旁邊就是海淀區的東升鄉,東升鄉在海淀區是屬于很有錢的鄉,四季青鄉、玉淵潭鄉在海淀區都是很有錢的。據說香港跟他們合作做土地開發,把頭腦搞定了損害了集體利益。東升鄉現在的領導還真有管理意識,前一段時間他們也在清華聽課,黨委書記、鄉長在這兒聽課,聽稅收課程。他們就問我一個問題,說我們最近跟一個房地產開發企業,東升鄉等于把這塊兒地給他,開發商把房子蓋好了以后,拿門面房、寫字樓頂土地款,現在房子也蓋好了,除了面積留下來以外其他的面積都讓開發商賣掉了,最近就催著把他們的產權剝離出來,過戶過來,然后就結算。鄉里面也著急,因為有2萬平米的寫字樓,在北四環這一帶租出去就是錢。但是有一個什么問題呢?當初土地過戶到開發企業的時候,北京市政府當時開了一個會議記要,考慮到農村在城市化建設當中特地給了一個免稅的規定,可是房產再從開發企業回到鄉里面沒有說免稅,所以過戶的時候就卡住了,房產部門就講了,也知道你們是鄉里集體土地蓋的房子,現在改成商業開發用房了,可是你們從開發企業過戶的要交契稅,契稅怎么交呢?按照房產的交易價值,這個地方大概是1平米2萬塊錢,拿2萬平米一乘就是4個億,契稅稅率是3%,4個億要交1200萬的契稅,這個房產才能辦下來,如果不交這1200萬你就拿不到。
我就問當初協議怎么定的?我看了一下協議,協議就是說用開發完成的2萬平米的寫字樓頂土地款,我說這個協議能不能修改?他說協議可以修改,所有都掌握在我手里,隨時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