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出通告稱,暫緩執(zhí)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低污染排放小汽車減征消費稅問題的通知》中所規(guī)定的符合歐洲Ⅲ號排放標準的小汽車從7月1日起可以減征30%消費稅的政策。
對此官方解釋是:“目前小汽車歐洲Ⅲ號排放標準正在制定中,符合歐洲Ⅲ號排放標準的車用油品質量尚未解決。”但減征消費稅政策的“容與不進、回水凝滯”,仍不可避免的在業(yè)內引起了相當反響。
叫停背后
“目前,國內就根本沒有符合歐Ⅲ標準的油,國內煉油企業(yè)也沒有生產。如果路上跑的歐Ⅲ車加的都不是歐Ⅲ油,一則對車況不好,二則也達不到環(huán)保標準,等于自欺欺人。所以,相關政策部門做出暫緩執(zhí)行的決定是非常明智的。”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發(fā)展公司賈新光如是表示。
賈新光認為:“不應該超越國情國力一味去追求高標準。比如北京的公交車有的連歐Ⅰ都沒達到,你讓他們去改歐Ⅲ,公交系統(tǒng)本來就賠錢,他們改不了。”
不過,針對國家在減稅政策上的“欲行又止”,業(yè)內有人認為“油品質量問題尚未解決”之托辭比較牽強,由此引出了另外的兩種不同說法。
一種猜測是,國家出于宏觀調控考慮希望增加今年的稅收,因此在對達到歐洲Ⅲ號排放標準的廠商減征稅先手暫緩,再觀后效擇機而出。
而另一說法則認為,國家此舉的最大受益人當是煉油企業(yè)。因為強推歐Ⅲ未來必使歐Ⅲ油成為硬通貨,但歐Ⅲ油如何得到卻是問題。自己生產嗎?煉油企業(yè)投資負擔過重,誰也不干,于是必然轉為進口,而如果依賴進口無疑會對我國能源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其實某些企業(yè)大聲疾呼“油品質量問題尚未解決”的目的,正是在為將來進口歐Ⅲ油制造輿論基礎,目的是要“順應需求”地去進口,并“名正言順”地去讓煉油企業(yè)獲利。
甘苦自知
今年年初下發(fā)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低污染排放小汽車減征消費稅問題的通知》曾在業(yè)內引起一片嘩然,原通知規(guī)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對企業(yè)生產銷售達到GB18352.-2001排放標準u相當于歐洲Ⅱ號標準的小汽車,停止減征消費稅,一律恢復按規(guī)定稅率征稅。此外自2004年7月1日起,對企業(yè)生產銷售達到相當于歐洲Ⅲ號排放標準的小汽車減征30%的消費稅。“強制推行歐Ⅲ標準,新政策發(fā)布在當時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除了有提高環(huán)保標準方面的考慮外,相關政策部門也有在汽車業(yè)內進行洗牌的用意。”相當多的業(yè)內人士均有此判斷。
據了解,目前廠商在進行從產品歐Ⅱ到歐Ⅲ改造過程中,所費成本不盡相同,依車型檔次、自動化程度等而定,比如普桑就低一些,而沈陽的“小寶馬”則相對較高,一般來說,成本會從二千多元到七、八千不等。
現在政策暫緩在汽車企業(yè)內產生的連鎖反應,足以證明此前業(yè)內的判斷。
在研制屬于歐Ⅲ排放標準車方面一直進行不懈努力的奇瑞對此次新政策叫停卻備感意外。上汽集團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研究院的許院長表示:“我們原打算明年7月推出符合歐Ⅲ標準的奇瑞車型,現在我們需要再研究研究了。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是國家什么時候能實施減征消費稅的政策,這對我們有能力達到歐Ⅲ標準的廠商來說有相當的促進意義。”
現在來自市場層面的反映是,“新通知的出臺不會對我們的汽車銷售商產生質的影響,”中聯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張超稱:“因為從單輛車來看,消費稅減征30%數目很小,而且是出在生產企業(yè)頭上,對消費者不會有影響。但值得關注的是,將來為配套歐Ⅲ車所用的歐Ⅲ油價格可能會很高,這倒有可能影響汽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