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級對稽查選案準確率要求越來越高,這對控制選案的隨意性和減少稽查成本無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案源管理崗位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從稽查工作的現狀看,筆者認為,影響稽查選案準確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日常選案資料短少。目前,由于受征管條件的影響,我縣只能將一定時期的全縣一般納稅人的稅負打印出來,從中將稅負較低的,經研究同意后作為稽查對象。
二、專項檢查選案。每年的專項檢查一般都在5項以上,這么多的專項檢查,也只能將同類型的納稅人作為稽查對象,選案準確率就無從談起。
三、納稅評估案件。管理分局傳來的納稅評估資料都要求報回復結果(要求附處理決定書、處罰決定書和稅票復印件),并逐月向綜合科報查處情況。在省局的執法檢查中作為檢查的重點,所以,凡納稅評估的都應檢查,但從實際工作中發現,此類檢查出問題的不多。
四、交辦、轉辦及群眾舉報案件。舉報案件放在優先位置檢查,上級交辦的案件必須有回復結果。目前,要求舉報中心對此類案件進行調查,決定有無檢查的價值,對有檢查價值的納入稽查計劃。筆者認為這樣做不妥,一是對被舉報人實施調查,一不小心會打草驚蛇,容易泄密;二是程序不合法;三是不易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如被舉報人的銷售收入等。
五、案源管理崗位力量不足。綜合科一人多崗,選案工作不能放在重要位置,無時間對全縣納稅人進行有關納稅數據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建立具體的基期數據、平均值和打分標準。因為這項工作比較繁鎖,且要求人員素質較高,不但要熟練掌握稅收的法律法規及程序,還要有比較豐富的財會知識,力量不足影響著選案質量。
六、檢查的質量不高。對案件檢查的深度,對選案的準確率影響很大。就目前而言,影響檢查質量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檢查人員的業務素質太低,不能勝任稽查工作;二是檢查人員的政治素質,個別人抵擋不住人情關系或金錢誘惑。
提高選案準確率的幾點建議
一、改進現有征管軟件,全面錄入納稅人的財務信息。由于選案人員既不直接接觸納稅人,也不保管納稅人檔案資料,導致具體選案人員對納稅人的情況不了解,只能依靠稅務征管信息系統提供的納稅數據進行分析選案。現有稅務征管信息系統提供的納稅數據都為納稅方面的信息,沒有其他的可供分析的數據。此外,稅務征管信息系統存在著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數據質量不高、不能實現流程電子化、缺乏有效監控體系、沒有統一方便的操作界面等問題,影響選案分析,導致稽查選案準確率偏低。在信息化基礎上規范選案方法,建立一套科學全面的選案指標體系。一套科學的選案指標體系,應該包括各個方面的涉稅信息,例如納稅人收入信息、財產信息、生產信息、技術信息、銷售信息、管理信息、財務信息、出口信息、租賃信息、貨運信息、投資信息、注冊信息等等。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稽查選案指標體系,科學地挑選一系列選案指標,才能保證稽查選案的客觀性、科學性、實用性,提高稽查選案準確率。
二、加強稅務稽查干部隊伍建設。再完善的稅收法制,再強硬的執法手段,再科學合理的稅收政策,如果沒有一支強有力的稅務干部隊伍來貫徹執行,就形同虛設。要強化稅務稽查工作,必需要有一支拉得出,打得響的稅務稽查隊伍,一批高標準、高素質的稅務稽查人員。因此,要制定出稅務稽查人員的選拔標準,把一些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經驗豐富,能依法辦事,廉潔奉公的稅務干部逐步充實到稅務稽查隊伍上來。還要加強對檢查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提高檢查人員的整體素質,把案選得準,查得準。
三、實行選案專業化并對相關人員培訓,提高選案人員的業務水平。
四、實行機構改革,選案環節外分離。選案環節可以放在納稅評估一起。
來源:玖玖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