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會計網
一、企業基本情況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XX鋼簾線有限公司,是2003年11月成立的外資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實行免抵退辦法征收增值稅,主要以進料加工(海關手冊免稅監管)復出口形式生產子午輪胎鋼絲簾線。
2005-2008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4.02億元,其中內銷額5.9億元,免抵退辦法出口收入8.1億元。截至檢查期(2009年5月)企業無增值稅留抵稅款,企業無盈利。
二、基本案情
青島XX鋼簾線有限公司在2005年至2009年5月期間,通過免抵退稅會計核算和免抵退稅申報間的計算銜接方面的漏洞,少計進項稅額轉出共計102萬元。通過對對該案件檢查的突破,一點帶面,擴大檢查成果,對全市1000多戶同類企業發出自查自糾通知,查繳稅款5000多萬元,挽回了國家稅款的流失,達到了“已查促管”的目的。
三、檢查過程
(一)查前分析,確定重點
根據市稽查局工作安排,我局檢查組于2009年6月22日接到對某鋼簾線有限公司2005年至2009年5月執行稅法情況進行檢查的工作任務。
接到任務后,檢查人員結合《選案分析報告》,通過“一戶式”及CTAIS系統對該公司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查詢分析,以便根據其具體情況有的放矢的制定相關檢查方案。經了解得知,該企業主要從事進料加工生產汽車子午胎內的鋼簾線復出口業務,原料自韓國保稅進口。但由于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直接影響了出口量,導致該企業的上述產品存在大量內銷情況。鑒于該公司存在免稅進料與部分內銷業務情況,檢查人員確定在對其進行全面檢查的過程中,對其增值稅以及免抵退稅申報情況進行重點審核。
(二)重點落實,發現問題
該公司財務會計軟件采用的是韓國母公司統一的核算程序,會計核算比較正規、健全,經對該企業進行初步的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增值稅申報系統和免抵退稅申報系統申報都很正常。針對這種情況,檢查人員對兩個系統的數據進行比對,發現該公司在免抵退稅會計核算和免抵退稅申報間的計算銜接方面出現了問題,少計進項稅額轉出共計102萬元。
具體檢查過程及問題分析如下:
根據國稅發[2002]11號文《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管理操作規程》的文件規定,“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而其中“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稅率)
同時根據國稅發[2002]11號文的要求,在使用上述公式時,如果納稅人將原先免稅購進的原材料用于內銷,將由海關補征關稅和增值稅,同時納稅人應按照補征關稅和增值稅貨物的金額,在“免抵退稅申報系統”中進行“紅字”補錄,并依此調整后的“免稅購進原材料價值”進行增值稅“免抵退”的申報計算。而目前我市對進料加工行業在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時,采用的是“購進法”,即根據以上公式,企業在實際工作中, 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簡化為: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收入-當期進口料件額)×(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稅率)
并由此結果進行帳務處理以及“免、抵、 退”申報。應該說,上述公式是根據國稅發[2002]11號文的規定合并簡化得來的,但有一個前提條件是:上期計算并申報的“進口料件(免稅)”必須是全額使用核銷并復出口,才能不影響其“免、抵、退”稅申報的正確。
如果該“進口料件(免稅)”用做內銷或其它,被海關部門補征了關稅和增值稅,企業必須在當期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予以申報,對上期的計算和申報數據進行調整。否則將影響“進項稅額”轉出額的計算出現不實的情況。
經過對該公司進口料件申報和實際使用及復出口情況的對照比較,發現存在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時,“進口料件(免稅)”有用做內銷但未及時調整的情況。由于平時對免抵退稅接觸很少,政策規定不太熟悉,針對這一情況,心中也拿不定主意,在經過兩次與退稅處請示探討后,得到了退稅處的肯定和支持,確立了查處問題的信心,經計算,該企業2005年——2009年5月間在計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過程中,少計進項稅額轉出共計102萬元。
四、案件處理
根據《增值稅條例》第十條第(一)項、國稅發[2002]11號文、國稅發[2006]102號文件的規定,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我局對其進行了補稅處理,補繳增值稅102萬元。另外根據《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對該企業發出了限期改正通知書并進行了相應的處罰。
五、以點帶面,行業治理
該公司的上述問題被發現后,企業會計對其漏繳如此巨額的稅款很是吃驚,并對其一直延用的錯誤的“免抵退”稅計算方法長期以來未被發現而不解。結合我局在檢查另一企業時也發現了此類問題并補繳稅款300余萬元的情況,檢查人員認為此類問題很可能在全市的進料加工復出口企業中普遍存在。
經向局領導進行匯報,引起了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決定選取10戶進料加工企業進行調研,發現有8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有問題比例達80%以上,存在著巨大的稅收漏洞這種情況下,經市稽查局領導決定,成立以郜局長統一指揮、張民副局長具體抓落實的檢查組,組織了全市1000多戶進料加工企業的免抵退稅自查。組織企業自查,以前我們從未干過,在自編檢查提綱的基礎上,根據郜局長、王麗華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自查報表、資料宣講、輔導會的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檢查組也選取了43戶該類企業安排自查,其中有問題戶35戶,自查稅款2800多萬元,順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務,截止目前全市自查稅款達3778 萬元。促進了進料加工的行業治理,及時堵絕了稅款的流失。
六、案例分析及體會
(一)全面細致的查前分析和檢查預案的制定是確保有的放矢實施檢查的有效前提對企業進行納稅檢查,首先必須要對該企業的基本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了解,根據分析結果確定其易出現問題的方面并以此確定最佳的檢查方案和細致的檢查提綱,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備而來,避免造成“查到哪是哪”等盲目檢查的情況發生。
在該案中,通過對被查企業經營形式的了解所確定的將“出口退稅”涉稅業務做為檢查重點的預案,使檢查工作重點突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全面的稅收業務和會計核算知識是做好稽查工作的根本保證
隨著納稅人整體素質以及稅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做為查處涉稅違法問題的稅務稽查工作,對稽查人員的稅收業務以及會計核算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掌握和更新各類稅收及會計知識,才能在
面對各類納稅人的檢查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另外此類出口退稅等日常接觸不多的業務,要克服所謂的畏難情緒,在干中學,不恥下問使自身的業務素質得到真正提高,才能勝任稽查工作。
(三)加強部門間溝通、積極爭取支持、提升稽查工作威懾力
將個案檢查發現的問題結合行業整體情況進行分析,以發現在稅收征管方面的漏洞或涉稅問題,及時與其他征管部門溝通,爭取各部門的支持,形成合力打擊偷漏稅行為。根據“以查促管”工作的具體要求,及時發現稅收征收問題,促進征管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也可最大程度的體現稽查工作成效,不能以檢查入庫為工作的結束,而是要針對檢查出的問題,分析成因并能舉一反三,發現共性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查處。一方面可以及時糾正了企業的涉稅問題并挽回稅收損失,同時也使稽查成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另外通過有效的自查形式,也使相關企業了解了稅務稽查的針對性,無形中也進一步提升了稽查工作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