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2-18 中國稅網 )
為繼續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工作,嚴厲打擊重點行業、重點地區和征管薄弱領域存在的稅收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征管,堵塞漏洞,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開展2005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國稅發[2005]12號),決定2005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工作。
稅收專項檢查項目框定九個方面
2005年,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總局制定了2005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的指導性計劃,提出9個方面的檢查項目,其中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及用廢企業、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生產加工企業、房地產行業以及個人所得稅為重點檢查項目。各省級稅務機關可以根據本地區產業重點及企業分布情況,從總局指導性計劃確定的9項檢查項目中選擇2至3項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在此前提下,各省級稅務機關結合本地實際,還可選擇本省范圍內的專項檢查項目;與此同時,各地應確定一個市或區縣,對其稅收秩序和征管情況進行區域專項整治,使行業稅收專項檢查與區域專項整治有機結合起來。總局指導性計劃包括下列檢查項目:
(一)鋼鐵生產企業
(二)水泥生產企業
(三)煤炭生產及運銷企業
(四)摩托車生產及銷售企業
(五)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及用廢企業
(六)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生產加工企業
(七)房地產行業
(八)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
(九)個人所得稅
房地產企業連續第四年成為稅收專項檢查的重點檢查項目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開展2005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將房地產企業列為2005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的指導性計劃的重點檢查項目之一,這是房地產企業連續第四年成為稅收專項檢查的重點檢查項目。國稅總局稽查司表示,2004年中國經濟在部分行業出現了局部過熱,對此,國稅總局加大了規范執法力度,對審計署專項審計的788戶企業在稅收征管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整改,并取得了較大成效。明年對鋼鐵、水泥及房地產等行業的稅收專項檢查,正是在2004年稅收專項檢查的基礎上進行的。
繼續加強四小票管理
2005年,稅務機關將繼續加大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的力度,對鋼鐵、水泥生產企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廢舊物資經營企業,房地產業和實行“免、抵、退”稅的企業進行檢查監控,嚴厲打擊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與其他可抵扣票,騙取出口退稅,利用做假賬、兩套賬和賬外經營等手段偷稅的違法活動。依法加大對重大涉稅違法案件的處罰力度,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必須按規定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杜絕以補代罰、以罰代刑。稅務系統將選擇某些管理基礎薄弱、稅收秩序比較混亂的地區,集中力量開展稅收專項整治。按照國務院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部署,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行業整治。繼續與公安部門聯合開展以打擊制售假發票等涉稅違法犯罪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治理。
相關新聞:
大連專項檢查圈定九大行業
近日,記者從遼寧省大連市地稅局獲悉,該局根據近年來群眾反映較多的熱點問題和涉稅問題多發行業,確定了今年稅收專項檢查的九大重點行業,即郵電通信業、金融保險業、加工制造業、有經營性收費的事業單位、房地產業、建筑及裝飾裝修業、中介機構、餐飲洗浴業、連鎖企業。
隨著通信業的發展,許多通信公司推出了贈送手機話費、短信服務等新業務,與之相關的涉稅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此,大連市地稅局首次把通信業納入專項檢查的范圍。貨運代理、稅務代理、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數量多,規模小,流動性大,有些代理機構不開票、開假票、不能如實申報應稅收入、私設小金庫,偷逃稅現象比較普遍,規范中介機構的納稅行為已經非常必要。建筑業和房地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成為大連市地方稅收的一支生力軍,大連市地稅局也一直把這兩個行業作為重點稅源行業進行管理,但問題仍然存在。比如,不能準確計算應納稅收入,不按規定使用發票,導致稅款大量流失。僅房地產行業,去年查補的稅款就占該局全年總查補稅款額的近50%。大連市地稅局去年就把勞務中介行業作為專項檢查的重點,發現了勞務代理方與用工單位聯合辦理虛假用工手續、虛開發票多列成本等一系列問題。為了鞏固檢查成果,今年地稅局將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勞務市場稅收秩序。
大連市地稅局每年都要選取一定比例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進行專項檢查。該局稅務稽查處處長張寶春說,稅收專項檢查在外反偷逃,內促征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僅去年一年,該局就對9347戶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進行了專項檢查,查補稅款24276萬元。(中國稅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