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南早報
陶瓷的英文是china,千百年來中國的陶瓷遍布世界各地,成為中國的代名詞。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變化,產自中國的陶瓷也成為一些歐美國家反傾銷的調查對象。在經歷今年2月份立案調查9個月后,歐盟日前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陶瓷餐具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17.6%-58.8%,實施期限為6個月。其中應訴企業的稅率為17.6%-31.2%,未參加應訴企業的稅率為58.8%。
記者隨后從泉州市外經貿局獲知,此前泉州的涉案企業共計86家,2月份以來的應訴企業共58家,因此至少有28家企業將面臨最高58.8%的稅率。
A
波及部分工藝陶瓷
此前的2011年9月,歐盟對中國瓷磚反傾銷案作出終裁,征收最高達69.7%的懲罰性關稅。隨著瓷磚反傾銷案的終裁,歐盟委員會在今年2月16日再度發布立案公告稱,將對中國生產的陶瓷餐具進行反傾銷調查。據稱,這是一次影響范圍最大、涉及金額最大的中國陶瓷行業反傾銷案,總涉及金額高達7億美元,涵括企業超2000家。
根據2011年海關數據統計,泉州市涉案企業共計86家,涉案金額達2410.4萬美元,其中,單德化就有50多家企業涉案。此外,在全市涉案企業中超百萬美元的企業有6家。
“德化此前有54家企業應訴,目前我們還在進一步就其他企業的情況進行摸底,可能涉案的企業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多。”昨日,德化陶瓷公會會長賴耀清說,歐盟是德化陶瓷企業的主要出口國,此前針對的是餐廚具陶瓷,現在一些生產瓶罐陶瓷以工藝品陶瓷為由出口歐盟的企業也受波及,現在他們正在做進一步摸底,以便更好地應對此次反傾銷。
據介紹,如果確實能證明企業生產的是工藝品陶瓷,可以將生產與使用情況匯總,一起向歐盟做出說明,想辦法申請主動排除。
B
陶瓷企業加快轉型
“去年受歐債危機影響,企業出口歐盟的陶瓷產品已經下降了兩三成。此次再遇到征收反傾銷稅,出口量估計還會下降。”今年年初,德化一家陶瓷企業負責人擔憂地說。
“企業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自身競爭力水平,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制造,避免盲目的數量擴張和簡單的價格競爭。”泉州市外經貿局相關負責人稱,其實早在幾年前泉州陶瓷企業便開始調整步伐,加大在內銷市場的發力,并且加大對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布局。
據德化陶瓷公會介紹,他們正和廣州方面聯系,希望能夠在廣交會附近設置一個常年展覽的展館,方便海內外客商全年了解德化瓷器。從福建省陶瓷樹脂工藝品出口基地商會傳來的消息也表明,最近兩年里,他們多次組織企業到俄羅斯考察,期待能夠參與在俄羅斯建立國際商業城項目,幫助企業規避跨國經營風險,引導開拓新興市場。
“雖然開拓新市場的難度不小,但是我們還是會多方努力。”此次全程應訴,出口歐盟超百萬美元的德化協發光洋陶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慶水表示。
C
企業應積極應訴
昨日,為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提供反傾銷法律服務的上海浩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振安一直在忙碌著,對于這個案件他認為不應過度悲觀。
“目前僅是初裁,距離明年5月16日歐盟的終裁,還有6個月的時間努力。”張振安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歐盟高法才剛剛終裁中國鞋企反傾銷抗辯勝訴,況且此前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14個國家是反對對中國陶瓷征收關稅的。
張振安認為,企業可以從幾個方面努力應訴,作為個體的規模化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場份額優勢爭取獲得優惠稅率。作為涉案的集體企業,則可以合力以無損害為由抗辯。
據了解,早在今年年初,泉州市外經貿局同陶瓷商會已經在德化召開了歐盟對我陶瓷餐/廚具反傾銷應對協調會,通過邀請專家、律師開展應對培訓,及時向企業通報最新動態,發動企業積極參加反傾銷應訴和無損害抗辯,幫助企業降低貿易風險。